当春分邂逅中国血小板日,是自然新生与生命守护的奇妙相遇,是热血与春光愉快同行。3月20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公益活动,在湖北武汉拉开了帷幕。这场活动由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携手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武汉血液中心共同主办。本次活动共吸引百余名志愿者成功捐献血小板,这些饱含着爱心的血小板,如同生命的使者,将第一时间送往临床,为亟待救治的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拾光聚爱,继往开来”
3·20中国血小板日开场致辞
3·20中国血小板日的发起者,也是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高航先生作开场致辞。他在致辞中首先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3·20中国血小板日”的大力支持,其次介绍了中国血小板日logo的含义:七滴鲜红的血滴紧密相连,不仅直观地反映了血小板的保存期限极短,仅为宝贵的七天,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血小板资源;同时,这七滴血滴巧妙地排列组合,构成了一只深情的眼睛形状。这不仅是对生命之泉——血液的深情凝视,更是对社会各界的深情呼吁!
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梅恒教授、团委书记李悔女士、武汉血液中心副主任杜思颖女士也纷纷上台致辞,带着满满的热忱发表讲话:每一份血小板都是生命的珍贵礼物,而每一位献血者的无私付出,都值得被铭记与感恩。 同时,他们毫不吝啬地赞扬了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鼓励更多年轻人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为爱挽袖,捐献血小板”
献血者们奉献爱心
在活动现场,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献血志愿者代表李梦涛。李梦涛深情讲述了多年来的无偿献血之旅,截止今天已献血350次,全血捐献7次共2200毫升,成分献血343次,共捐献536个治疗剂量血小板。他的语言朴实真挚,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3·20中国血小板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献血者——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琳女士。作为当天捐献血小板志愿者之一,她以亲身行动号召大家参与无偿献血。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公益带头人也曾是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家长,她深知一袋血小板在关键时刻对于病患家庭的意义。躺在采血床上,轻轻攥紧拳头,深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但她目光坚毅。
在梅恒教授、李悔书记、张琳女士、李梦涛的带领和号召下,在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指引下,志愿者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登记、体检、献血。
在人群中,有多次献血的“老将”,他们熟练而从容,眼神中满是坚定,周先生说:“这是我第168次献血,我感到非常高兴与自豪,因为我知道一袋血就可能是一个家庭获得重生的机会,所以只要有献血机会,我就会参加。”;也有初次献血的“新兵”,他们虽然略带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与自豪,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张女士说:“我是从福建赶过来的,在咱们病友之家的公众号上面看到了今天3.20中国血小板的活动,了解到很多人需要输血,等待救助,所以我就过来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献血,我很开心。”
武汉血液中心谢主任说:“在血液中心,每一位献血者都很特别,那些非常积极、善良、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爱心不分年龄,奉献没有门槛”
小志愿者为爱献画
血小板捐献活动现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小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虽未达献血年龄,却用彩色画笔在画纸上勾勒出对生命的礼赞。稚手绘生命,童心传暖意。活动收到的爱心画作将在3月21日,由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亲手送给那些奋战在血液疾病一线的爱心医生们。
3·20中国血小板日
“捐献血小板”活动圆满成功
“捐献血小板”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离不开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武汉血液中心以及广大志愿者们的齐心协力。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血小板捐献的重要性,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让3·20永续,让爱心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