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格雷是一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1997年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骨髓增生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被FDA批准为治疗ET的“孤儿药”。但我们都知道,不管一种药物疗效如何显著,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阿那格雷的不良反应中,还暗藏着一个“潜在风险”。
图源:摄图网
抗血小板维持“风平浪静”
研究表明,阿那格雷主要通过干预巨核细胞的成熟而减少血小板数量,还可抑制环磷腺苷(cAMP)的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小板内cAMP水平,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形态变化[1]。阿拉格雷的起始剂量为0.5mg,每日2次口服,至少1周后开始调整剂量,维持PLT<600×109/L,剂量增加每周不超过0.5mg/d,最大单次剂量为2.5mg,每日最大剂量为10mg,血小板维持在(150~400)×109/L为最佳[2]。
图源:摄图网
不良反应潜藏“暗礁险滩”
阿那格雷主要不良反应是扩血管和正性肌力作用。约有25%~37%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低血压、腹泻、体液潴留、心悸、心律失常、咳嗽、恶心及呕吐等,但反应轻微,大多发生在早期且能自行缓解。约有10%的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使用阿那格雷,长期应用有可能出现轻微短暂的贫血,偶有发生严重的过敏性肺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报道[1]。
此外,有研究指出,阿那格雷有增加骨髓纤维化转化或缩短总生存的风险。部分研究数据显示,1997年后确诊的ET患者在转诊时使用阿那格雷的频率较高。与1997年前确诊的患者相比,1997年后确诊的患者整体生存率显著降低,无纤维化生存期也显著降低。这表明1997年之后确诊的患者生存期相对缩短,也提示着1997年后确诊的患者纤维化进程加速[3]。
图源:摄图网
注意!这些事项需谨慎~
●为了评估治疗反应和预防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第一周每两天一次监测血小板计数,之后至少每周监测一次,直至达到维持剂量。
●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对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需评估心脏状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减量,若出现心脏问题应立即停药。
●若突然停止或中断使用阿那格雷,血小板计数可快速增加。因此阿那格雷需按时按量服用,防止反弹性血小板增多症。
●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倾向,有出血史的患者不要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阿那格雷。
图源:摄图网
阿那格雷在抗血小板方面表现良好,却潜藏着加速疾病进展、缩短生存期的风险,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与主治医生深度沟通,进行多方面的考量与评估,医患携手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战胜病痛!
参考文献:
[1]蒋祖军.阿那格雷简介[C]//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论文集.2016:383-384.
[2]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10) : 833-836.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6.10.001
[3]Tefferi A, Szuber N, et al. Decreased survival and increased rate of fibrotic progression in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chronicled after the FDA approval date of anagrelide. Am J Hematol. 2019 Jan;94(1):5-9. doi: 10.1002/ajh.25294. Epub 2018 Oct 17.
【今日话题】
当一种药物疗效显著却潜藏着缩短生存期的风险,您会考虑使用吗?
欢迎热心病友评论区交流讨论,为其他病友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评论转发,有惊喜”活动正式开始啦,积极热心评论和转发的朋友们可能会收到“小惊喜一份”,助人就是助己!
评论转发越多,概率越大,快来动动手指,参与进来吧~